我們在上一篇記錄了有關於UI和UX的分別,今天筆記的著重點會比較偏向UX的部分,也就是學習有關如何研究我們的「使用者」。
老樣子,
產品最終的目標是要交到使用者手上操作,所以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、行為和痛點,是產品是否成功的關鍵之一。
在我搜尋使用者研究方法的過程中,最常出現的是Nielsen Norman Group(NN/g)網站中,由Christian Rohrer製作的圖「A landscape of user research methods」,為了之後加快自己吸收理解,將這張圖補上了中文。
也有其他人對這20種方式進行概述的文章,比如:使用者研究方法大集合。
在收集產品使用資料的四種情境中,關於Combination/hybrid 的解釋有點困難,所以特地去翻原文,我自己是理解成,在使用產品一部分的情況下,針對體驗中的特定或抽象層面進行研究,看上述大集合那篇的參與式設計或概念測試能更清楚意思。
再來經過研究後,會透過識別和分析使用者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所遇到的痛點,比如功能性、易用度或情緒反應等層面,並對這些痛點進行設計改進。
使用者旅程(user journey)透過圖像描繪出,使用者在和產品或服務互動過程中所經歷的步驟與感受,包含客群主體、使用前中後階段、觸點/互動點、情緒起伏、痛點與機會。
以下擷取Overflow的內容作為使用者旅程範例:
我覺得,每天做這些學習筆記最大的困難,就是要知道ChatGPT的一句話裡面藏有多少知識量,然後開始想:2個小時?你要確耶?
嗯,眼睛看不要做筆記的話🙃